柯批示「別惹我生氣」 馬郝常見「鴃B如擬」 >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公文批示用詞跟一般首長很不同,總統馬英九跟前台北市長郝龍斌都是字字精簡,最常寫個「鴃v字,代表看過了,而李前總統則會寫上「可」字,代表同意,熟悉政治人物公文批示的作家王丰說,因為公文量大,幾乎不會有首長把情緒用字寫在批示內,會選擇把承辦人找來當面表達不滿。>>這兩種公文批示,從過去到現在最常見,不管是總統還是縣市首長,公文量都非常多,一般性公文大多,力求用字精簡,比較省時。以馬總統為例,習慣用毛筆寫小楷,一般性公文都是寫個齒r,再屬名英九,絕對少不了的是寫下年月日,遇到細節需要交待的時候,才會加上附註,以2009年這份公文來說,則是寫著「請五長會議討論」。作家王丰:「字斟句酌之後批字,細節絕對不會寫在上面,(大部分首長)會寫一個鴃A寫完黎妨寣A把承辦人找過來去表達他的不滿。」作家王丰說,因為首長們日理萬機,釵h公文都是由機要代勞,但重要公文絕不假手他人,避免爭議,前總統李登輝曾用「悉」這個字來批拉法葉案的採購公文,曾被解讀有政治考量,因為「可」代表「可以執行」,「鴃v是「看過了」,有時也只屬名,也是表示同意,但「悉」則是留下想像空間。至於前台北市長郝龍斌,也是習慣用「如擬」依相關單位意見辦理,如果反對會寫再議或退回,然後再簽上龍斌二字,正經八百,像柯市長這樣把情緒表露無遺,少之又少。前台北市長郝龍斌:「這是每一個市長他的處事公文風格,公文會典藏在國史館,『不要惹我生氣喔』,這種事情如果進入國史館的話,會被後世所…不要說恥笑啦!會覺得很怪。」公文也是歷史,看看蔣介石過去寫的批示,「下星期無暇」,也很有風格,柯文哲的公文,以後再拿出來看看,也酗]是另番感受。新聞相關影音 media.zenfs.com/zh-Hant-TW/video/video.asiaebc.com/EBC_20150131_55954_576wx324h.jpg |
| | |
| | |
| | |
h2g8qfolegby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